四方速遞香港1月1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開工,開工,還是開工……在2020年最後一週,廈門學校開工的消息此起彼伏,也為2021年廈門教育定了一個基調:建學校增學位。
2021年,廈門要建多少學校,增加多少學位,學位透露出什麼教育信息……本報聯繫市教育局,為您做解讀。
我市在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加速建設。(記者 林銘鴻 攝)
學位補短擴容:
四年計劃中
2021年是關鍵年
今後回看廈門教育,2019年是一個重要節點——2019年6月,廈門市委市政府首次召開全市教育大會,立下四年學位補短擴容的軍令狀:從2019年到2022年,建成210箇中小學幼兒園項目,新增20餘萬個學位。
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説,我們將任務分解細化,2019年增學位數約3.4萬個;去年又新增學位數約4.3萬個。也就是説,到2020年年底,已經完成7.7萬個學位。
四年學位補短擴容中,2021年是一個關鍵點——郭獻文介紹,今年將建成中小學幼兒園項目48個,預計新增學位5萬個,助力我市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戰略。48個項目中,思明區6個,湖裏區2個,集美區7個,海滄區10個,同安區8個,翔安區15個。
也就是説,今朝要蝶變——完成七成以上補短擴容計劃項目。
▲廈門二中集美校區效果圖。
名校跨島發展:
島外新校區9月全部投用
還多了兩名“新成員”
增加學位,量不是唯一追求,擴容提質才是目標,在這方面,名校跨島發展擔負重任。“名校跨島”指的是名校到島外建校區,目的是將優質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向島外輻射,助力島外大發展。
近年的名校跨島發展戰略包括廈門一中海滄校區、科技中學翔安校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廈門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
郭獻文説,今年九月,名校島外新校區將全部投用。其中,廈門一中海滄校區、科技中學翔安校區已經在2018年投用;今年,廈門實驗小學翔安校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廈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和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也將建成並投用;雙十中學翔安校區高中部將在2022年建成,不過,今年將提前招生。
名校跨島發展的陣營在擴大——廈門二中集美校區、廈門六中同安校區已於2020年年底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投用。
普高學位:
去年底到今年底
16所普高陸續開工續建
2020年的最後幾天,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珍一天要橫跨幾個區,奔赴好幾個工地——趕在2021年到來之際,廈門有7所普高開工建設。
在同一個時間段開工這麼多普高學校,前所未有。陳珍表示,這是市委市政府順應社會呼聲,盡最大努力滿足人民羣眾對普高的需求。
目前,廈門已經普及高中教育——100%中考學生都有書讀,其中57%就讀普高,43%就讀中職,高於教育部規定的普職比大體相當要求。不過,隨着就學洪峯來到高中階段,需要有更多普高學位來保持57%甚至更高普高錄取率。
市教育局還透露,今年廈門要開工、續建的普高將達16所之多(含去年年底開工的7所),數量之多,是過去沒有的。
中職學校:
兩所學校開始“擴容”
總計將新增11000個學位
隨着高中就學洪峯到來,不僅普高,中職學位也急需擴容。同安職業技術學校擴建項目、翔安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項目也趕在2020年年底開工建設。
這個項目動工,經歷了好幾年的“拉鋸戰”,終於塵埃落定,讓很多職教人感慨萬分。
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處長張宙認為,兩所中職學校“擴容”,並不只是解決就學洪峯,更重要的是,職業教育直接服務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將為廈門高質量發展提供所需要的技能支撐和人才保障。
從規模上看,同安職業技術學校擴建後,辦學規模從現有的4200人擴大到9200人;翔安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辦學規模6000人,現在這所學校在校生人數是1600人。
市教育局還透露,今年廈門工商旅遊學校和集美工業學校也計劃擴建。
“開放提質”行動:
兩所優質民辦校
去年底開工建設
去年年底,兩所現代化國際化優質民辦學校——華東師範大學希平雙語學校和廈門產業人才子弟學校高林校區動工,引人注目。前者由華東師範大學與廈門恆興集團聯合創辦,後者由國貿控股集團旗下的國貿教育投資舉辦,預計明年投用。
在公辦教育優勢明顯的廈門,這兩所優質民辦校的亮相,讓人浮想聯翩。市教育局説,這是教育部門貫徹全市招商大會和教育大會精神的“產物”,將滿足社會多樣化、選擇性教育需求。一般認為,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教育,不僅能增加教育服務供給,而且能給教育發展帶來新活力。
應該説,隨着這兩所學校的開建,也意味着廈門教育的“開放提質”行動,進入快車道。